两大因素,“定制卫星”不再遥不可及
本报赴珠海特派记者 马 俊
在本届珠海航展期间,国家航天局在“中国航天”展台专门展示了中国商业航天取得的各种成就,其中不仅涉及备受关注的航天发射,也包括各种商业卫星的实际应用。近年来关于“定制卫星”的报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到底中国商业卫星的性能如何,又能够满足什么样的实际需要?
怎样才能“定制卫星”?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当前主流商业卫星主要包括三大类用途: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轨道和成本等因素,因此得到较快发展的是运行在近地轨道上的商业遥感卫星和商业通信卫星。
随着近年卫星平台和制造技术的逐步成熟,卫星研制成本也大幅下降,开始从“遥不可及”走向“触手可及”,甚至2023年还出现商业卫星制造企业在电商平台上公开面向大众销售卫星的情况。一时间,“定制卫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烈讨论。不过考虑到卫星的研制费用和持续的运营成本,以及实际性能远远超过普通人的需要,目前商业卫星主要还是针对企业或政府用户。
“一箭18星”的叠堆发射模型。 马 俊摄
那么,“定制卫星”到底是怎么操作的?中国商业卫星制造商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杨峰在珠海航展期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定制卫星的一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制造、测试、发射和运营等阶段,具体流程会根据卫星的类型和用途有所不同。同时定制卫星的价格也会因类型、功能、技术复杂度等因素而异,通常从数百万美元到数亿美元不等,具体价格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和市场行情来确定。
考虑到费用问题,针对科研卫星研制领域,天仪除了提供整星研制之外,也可以提供“拼车”服务,也就是说如果客户不需要一整颗卫星,而是仅仅需要占用卫星的一部分空间的话,就可以与其他载荷共享这颗立方星,“只需要付一个座位的钱即可,而不需要购买整辆巴士”。他表示,这样一个最小的载荷最低可以10万元起步。
新需求带动商业遥感卫星发展
传统的遥感卫星虽然具备探测范围大、分辨率高的优点,但昂贵的研制和运行费用极大限制了它的普及。近年来随着使用标准化低成本组件和商业电子器件的立方体卫星的快速普及,低轨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引起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大型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单位等机构的兴趣。它们距离地面相对较近,不需要搭载昂贵的先进传感器就可以实现较高的分辨率,具备体积重量小、研制成本低、可以多星接力持续监测等优势。目前国内长光卫星、微纳星空、零重空间等企业均已布局低轨遥感卫星。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就在11月11日,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它所携带的15颗小型卫星就很能反映当前中国商业遥感卫星的各种用途。例如其中包括了吉林一号高分05B星、吉林一号平台02A03星,它们均属于长光卫星研制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目前吉林一号已有117颗在轨卫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吉林一号高分06星的模型。 马 俊摄
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的卫星中,还包括西光壹号04星,这是国内首颗高分辨率点源甲烷监测商业卫星,搭载有甲烷浓度探测仪、叶绿素荧光探测仪和多光谱成像探测仪等,可为环境监测、能源、金融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同时上天的还有安庆首颗定制卫星——“天仙配”号卫星,它拥有目前全国最高分辨率的高光谱遥感观测能力,可以“上观大气、 中观地表、下探地矿”,完成对大气和陆地的全谱段、高光谱综合观测。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除了传统领域外,低轨遥感技术如今在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国土测绘、天气预报等多个新领域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对实时和高精度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商业遥感卫星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面向我国的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
多国规划低轨互联网卫星组网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链”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为全球商业通信卫星领域开辟了“新世界”。据介绍,低轨卫星因其较低的轨道高度,具有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发展卫星互联网业务。但由于近地轨道能够承载的卫星总数和使用的无线电频率资源有限,而互联网卫星星座动辄就是数千甚至数万颗卫星的规模,因此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韩国等相继规划了宏大的低轨互联网卫星组网计划。
11日,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15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视觉中国)
为满足低轨互联网卫星大规模发射的需求,在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展台还展示了“千帆星座”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一箭18星”的叠堆发射模型,它可以大幅节约空间,以实现火箭运载能力的充分利用,支撑高频率、大批量卫星的常态化发射。公开报道显示,“千帆星座”规划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包括1296颗卫星,将具备全球互联能力,可以完成全球完整覆盖,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商业服务。到2030年底,“千帆星座”将打造超过1万颗的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网,卫星运行高度从第一阶段的1000公里降到300—500公里,届时卫星离地球表面更近,具备提供手机直连、宽窄带物联网等更高级的应用。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除了商业遥感、商业通信卫星外,目前国内商业航天领域还包括商业科学实验卫星、商业AIS卫星、商业电磁频谱探测卫星、商业低轨导航增强卫星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